返回

一品寒士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五百四十二章 跳跃式前进
存入书签 我的书架 返回目录
亲爱的书友,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,可能导致更新不及时,访问最新更新请点击


    孟津失陷,近在咫尺的洛阳却不闻不问。
    连远拦子都不敢靠近。
    这让憋着一股子劲的陈风、林锐无处发泄。
    辽军啥时候变得如此谨小慎微了?
    “大都督,有点亏啊!”
    “缴获的精粮,大半儿都送给那些移民了。”
    “您还搭上了四十多艘帆船。”
    沈麟比划着地图道。
    “亏什么?”
    “白捡四万多小娃娃,不也赚了?”
    “那些破帆船跟不上踏桨车船的速度,还不如送给老鲁当人情。”
    林锐惋惜道。
    “要是洛阳派出一批轻骑,奔咱们来就好了。”
    “没准儿,咱们故技重施,还能把洛口仓拿下。”
    陈云摇摇头道。
    “老林,希望越大,失望就越大。”
    “梁子截获两批货船,都运送了大批粮食。”
    “那时候,耶律大越的西征军不已经拿下洛口仓了?”
    “只能说明,大周这么些年里,根本没有储备多少战备粮。”
    “那地方,可能饿得死老鼠!”
    沈麟端详了半天地图,才回头笑道。
    “洛阳辽军眼睁睁看着孟津陷落,却无动于衷,只可能有两个原因。”
    “第一,他们判断失误,以为西军终于练出大批新军要东出勤王了。早晚都是打,那还不如把战场挪到城高墙厚的洛阳去。”
    “第二,京城攻防战到了关键时刻,辽军兵力吃紧了。”
    “洛阳辽军,守城有余,攻击不足。”
    陈云颔首道。
    “大都督言之有理。”
    “如今,洛阳对咱们而言如同一块鸡肋。”
    “就算费劲巴拉打下来,也没工夫去守,还捞不到多少实惠。”
    “算了,咱们还是赶紧走吧!”
    陈风皱眉道。
    “大都督,还是这般大模大样的水陆并进么?”
    “万一,耶律大越调动大军摆个口袋阵呢?”
    连一往无前,从不露怯的陈风都犹豫了。
    其他几位也跟着犯愁。
    主要是新兵比例实在太高了。
    如果非要打一场大规模野战。
    水军再出一部分陆战骑,铁锋军能集结起九万铁骑来。
    当然,具甲凑不够那么多。
    可在场的诸位,没人舍得让三万七八千新兵,一上来就打硬仗。
    实在是损失不起。
    沈麟慎重万分道。
    “所以,我们要避开这种可能。”
    “就算要打,也得避实就虚。”
    “陈梁,给你一整晚上,舰队满载能不能跑到这里?”
    陈梁一瞅地图,微微吃惊。
    “古柏山?”
    “对岸,就是郑州属县光武了?”
    “水路超过四百里。”
    “今天傍晚出发,夜半时分可以赶到。”
    沈麟对陈梁的敏锐嗅觉很满意。
    铁锋军占领孟津,上下百十里江段,几乎没有一艘辽国船只敢出动。
    哨船都有来无回。
    水军原本想截击一些运粮船都没机会。
    所以,出发时可以大张旗鼓。但到了预定地方。
    就得悄悄进村了,以便于下一步行动。
    “那就这样。”
    “争取四个日夜间,全军前往古柏山隐蔽。”
    沈麟用炭黑铅笔在地图上花了三个圈。
    “本官称之为蛙跳式行进。”
    “到时候,是直接攻打泽州辽军,还是过河突袭郑州。”
    “或者啥也不干,咱们大摇大摆的从陆路过相州,赶往泸水河口。”
    “视情况而定吧!”
    有这么多选择?
    众将顿时来了兴趣。
    郑州绝对是辽国西路军的后勤枢纽。
    水、陆都方便。
    不说非得攻下郑州城,单单击败郑州一带的水军,收获都不会小了。
    陈风跃跃欲试地道。
    “这下好!”
    “如果发现耶律大越在郑州以西,给咱们可能的陆路大军摆口袋阵。”
    “那就好玩了!”
    “咱非得插他腚眼子不可。”
    陈梁却摇头笑道。
    “突袭陆上,可能性太小了。”
    “那一带的辽国水军的巡逻密度很大。”
    “他们顺水往下游跑,咱们很难保证全歼。”
    “打草惊蛇是肯定的。”
    陈云敲敲桌子道。
    “练兵为主,咱们还是尽量避免大规模决战。”
    “大都督,听说杨成良部已经丢掉泽州了?”
    “如今正在死守隆德府?”
    “而攻打他的辽军肯定是汉儿步卒为主。”
    “我觉得,咱先找耶律瀚海这个老对手薅两把!”
    这建议有点不地道。
    沈麟都忍不住噗嗤笑了。
    “你非得紧着一头羊薅么?”
    “耶律瀚海的损失已经够大了。”
    “本官担心,再薅一次毛,他连西南四州都不敢打了。”
    “谁来制衡杨成良?”
    “都准备去吧!”
    “先到古柏山一带再说。”
    虽说距离不近,可水军已经全部车船化。
    顺风疾驰速度更快。
    一来一回正好一天。
    满载之下,第一趟塞了五万多匹战马,还有少量粮草。
    老兵也过去了四万多。
    沈麟是第三趟才出发的。
    这把孟津一带收留的娃娃都拉走了。
    年纪大些的,都都兴致勃勃地跑去帮忙踏桨。
    小些的孩子,在童子军女兵的带领下,主动帮忙照料马匹。
    穷人的孩子早当家。
    只要吃饱穿暖了,就没一个愿意闲着的。
    寅是三刻。
    弦月偏西。
    大批乌黑如山的舰船在一处河湾靠岸。
    源自古柏山的小河很浅,五千担船进不去。
    但两岸植被茂盛。
    人员马匹顺着小河深入五六里,才在大山之下安营扎寨。
    头三趟主要是运送人员战马。
    粮草只是带了能应付几天的,大头还在最后。
    为的就是避免反复搬运折腾。
    不过军中战马超过十九万匹了。
    每天的消耗惊人。
    最后一趟运送的杂粮草料,连四十万担都凑不齐了。
    最先到达的陈云,已经往两岸撒出哨探了。
    好在这一代的黄江两岸,都是山地丘陵。
    趁夜用哨船过江,极易隐藏。
    “大都督,辽军在对岸加强了警戒。”
    “疑似西路军围攻封丘的人马,撤出了一部分。”
    “大半夜的,一些大道路口都有轻骑把守。”
    沈麟剑眉一皱,仅仅是严防死守么?
    “耶律大明的水军呢?”
    带着十艘三千担护卫船,留守的陈虎禀报道。
    “连着三天,我们只是击沉了七艘哨船。”
    “辽军知道水上干不过我们,所有战船、运输船都不见踪影。”
    “末将怀疑,耶律大明已经前往封丘江面了。”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