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一品寒士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四百零九章 抢收乱局
存入书签 我的书架 返回目录
亲爱的书友,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,可能导致更新不及时,访问最新更新请点击


    让人更加费解的是。
    不几天之后,杨成良四处巡视,身边总是跟着一位银甲小将。
    要是梁直看到,绝对要喊一声:活见鬼!
    他娘的!
    庄名扬可是他亲眼看着被戳成透明窟窿。
    然后,被陈长林一刀砍掉脑袋,还在陈天贵的衣冠冢之前烧成灰灰。
    怎么搞的?
    这家伙怎么在潞城复活了呢?
    很简单,杨成良弄了个替身。
    反正前来交易的庄家人,只能远远看一眼。
    义军的说法就是,大战期间,就不要去见面打扰了。
    小庄将军和咱们安定王,忙着准备迎战辽人呢!
    不知怎么的。
    消息传给澶州总督庄子才,他也没说啥。
    好像,这个净惹麻烦的大儿子,就不是他亲生的。
    还是彻底遗忘的好!
    时间到了五月份。
    一年一度的锦绣楼诗会,最终取消了。
    哪怕知府周元和副手李乘风亲自跑到泸水来请。
    沈麟也不买账。
    最后,皇城司花使慕容晚晴来了一趟。
    除了拉走二十万斤精铁之外,同样没劝动。
    沈麟态度坚决。
    你们开诗会,随便!
    凭什么要小爷去走秀?
    阿不对,去替你们站台子?
    狗屁的北国第一才子。
    就是大周朝第一文豪,小爷都不在乎!
    虚名而已,更何况还是搬运来的。
    麦收开始了。
    老百姓都很忙碌。
    老天爷保佑!
    今年风调雨顺,铁城那几万亩麦子长势极好。
    辽人没有过江南下。
    贼寇也没打到安定来。
    那还不赶紧颗粒归仓?
    农牧司的一帮人天天都笑得合不拢嘴。
    走路都把脑袋昂得高高的。
    找荒草滩强要的五万亩水稻田,长得也还行。
    换水之法有效。
    露水溪谷的梯田全都插上了秧苗,高达六万亩。
    而军屯的那些梯田坡地,却被沈麟任性地种了红薯。
    谁也拗不过他!
    好吧,咱们铁城现在,田地不老少了。
    区区三万亩,随便大人去折腾。
    更让大家伙儿无语的就是。
    制造老式火油弹,居然成了铁城的大买卖。
    城里的老老少少对收割松柏油这个兼职很满意。
    整天都给城主大人唱赞歌。
    可军工部门的头头脑脑却抱怨得不行。
    因为,三文钱一斤收过来的松柏油,还得稍稍处理一下。
    十斤装一个坛子,再密封。
    成本就四十多文了。
    偏偏,大人外卖才收一百文。
    自铁城开张一来,还从没做过如此薄利的生意。
    加班费和奖金一扣除,才赚几个钱?
    最过分的是,不少居民图省事。
    往往一颗大松柏树上,开好几个口子。
    结果,不到一个月,就死了几千棵。
    船场的总管事梁自忠气得直骂败家子。
    那些大树,有不少是他看中的造船型材。
    偏偏,让人割油枯死了。
    船用木材为了防虫蛀,必须要保证有足够含油量的。
    这下好了。
    枯树只能烧炭了。
    铁城出品的火油弹,质量好,价格比市价便宜了一半。
    一下子成了抢手货。
    水军买,澶州、安定驻军也买。
    就连前线剿贼的马原部,也拉着银子来,一买就是十万坛!
    沈麟都没想到。
    他制造的松柏火油弹,居然成了剿贼的制胜法宝。
    原本双方很有默契的对峙着。
    大打不能够。
    小打天天有,权当是练兵了。
    但是,麦收季节到了。
    官军有大后方供给,不在乎那十来个县的麦子。
    可赵归一不行啊!
    他拥兵二十多万,家眷和流民也有好几十万呢。
    这些人总要吃饭吧?
    抢收麦子,比打仗更重要。
    可沈毅和李广利出了个釜底抽薪之计。
    你在乎麦子,咱们就搞破坏。
    于是一种马车拉的小心投石机就制造出来了。
    远远的对着卖田来几发,然后掉头就跑。
    贼寇根本追不上,也扑灭不了这种大火。
    只能眼巴巴看着无数良田付之一炬。
    赵归一暴跳如雷。
    把手下大军分成十几股,不再固守四方镇。
    双方就爆发了抢麦大战。
    这一次,他算是下了一招臭棋!
    二十多万大军聚集在四方镇,官军兵力太少。
    狗咬乌龟无从下口!
    你分兵,那就好办了!
    马原立刻尽起大军,主力一路平推。
    碰到县城都不管,碰到贼寇阻拦,一个字,杀!
    因为此时的他,足足拥有两万骑兵。
    哪怕很多骑兵还是骑着驽马上阵。
    不过不要紧,跟着追击掩杀就是了。
    麦田照烧,人照杀!
    等一连损失了五六万战兵之后。
    赵归一幡然悔悟,中马原奸贼之计也!
    不过赵归一也不是吃素的!
    他驱动大批流民为前驱,十五万大军跟进。
    在清平县境内跟马原大军放手一搏。
    这一战,官军惨胜,死伤近半。
    贼寇更惨,丢下大批流民和家眷,什么都顾不上。
    赵归一带着不到十万众,掉头往东南方向跑了。
    姗姗出城,赶来支援的安定知府黄炳仁一看。
    这不行啊!
    东南方向,可都是平原大县城。
    赵归一随便打下一两个,不就死灰复燃了?
    追!
    必须追击!
    要不然,前功尽弃也!
    于是两军合一,先在清平县搞了一场大屠杀。
    那些俘虏,不管是无辜的流民,还是贼寇家眷。
    来不及甄别了,也没钱粮安置。
    简单,挖一批万人坑就解决了。
    简单粗暴。
    沈毅跟沈麟寄来的亲笔信,写的惨不忍睹。
    可是他和李广利官儿太小了。
    反对无效。
    只能眼睁睁看着无数人被坑杀!
    事后,李广利留下镇守泸水河下游。
    沈毅带着骑兵跟着大部队继续追击赵归一部。
    所有人默契地没有想着渡过泸水河,去攻打杨成良的老巢。
    这家伙现在,可是帮咱们澶州看着西南大门呢!
    还有比他更好的看门狗么?
    赵归一就像被追急眼的兔子一般。
    一路只能抢抢村镇,县城都不敢打。
    他也发了狠。
    你黄炳仁、马原敢坑杀咱老子的义军家眷?
    那就给你制造更多的流民!
    于是,这家伙一路有模学样。
    凡是见过的麦田,只要没收割,全都放火烧了。
    双方都杀红了眼。
    这一追,竟然把贼寇赶去了雄州地界。
    马原部几万人不打算回澶州。
    他们顺势在边境接管了好几个县,就此驻扎下来。
    黄炳仁极力支持,双方沆瀣一气。
    庄子才排除异己,不要这些人,他老黄急需呀!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