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一品寒士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五十四章 应对
存入书签 我的书架 返回目录
亲爱的书友,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,可能导致更新不及时,访问最新更新请点击


    没几天,三叔沈忠和出面跟本家交涉。
    他回来还红光满面的。
    “麟哥儿,本家的手笔好大呀,第一单就是百万斤的量。”
    沈麟不以为然。
    这个时代,以斤为单位去衡量基础建材。
    看着吓人而已。
    百万斤才多少?
    五百吨而已。
    “定金呢?可还干脆?”
    沈忠和从马车底下掏出个铁箱子。
    还挺费力的。
    “三成定金,四百五十两银子,付的很爽快。”
    梁自忠提醒道:“麟哥儿,咱们两个水泥窑加起来。”
    “平均才日产万斤多些,这交货期岂不是超过三个月?”
    沈忠和才想起这一茬。
    顿时高兴的心情去了一半儿。
    “哎哎,咱们不是在搭建?另外六个三万斤级的大窑么?”
    “所以,我承诺沈忠儒,一个月交货。”
    一个月?
    沈麟瞬间就有了入套的感觉。
    这是逼着我全力生产水泥?
    “等等?三叔,让你打听的籽棉价格如何了?”
    沈忠和原本没怎么把这件事放在心上。
    库房还存着三千担呢,足够生产好久了。
    “哦哦,又涨了一文钱,五文高价呀,老百姓怎么买得起?”
    这不是买得起买不起的问题。
    等这批布织完,沈麟就得考虑暂时停工的问题了。
    本家有十几万亩棉田。
    籽棉涨价。
    多半跟沈忠儒脱不了关系。
    囤积居奇?
    棉花还能下崽儿不成?
    如今籽棉五文一斤。
    那些单锭织布机作坊,已经没有利润了。
    要是破产一批。
    到头来,我沈麟不买。
    棉花就会滞销,到底谁吃亏,谁笑到最后?
    咱们骑驴看唱本,走着瞧。
    “麟哥儿,水泥烧制耗工不多,可粉粹材料和水泥块。”
    “这玩意很麻烦呀!”
    沈麟心中隐隐有一种猜测。
    本家如此上赶着逼我停了织布作坊,去全力生产水泥。
    难道有不可告人的秘密?
    招工?
    逼迫我大肆招工。
    然后,在雇工中安插人手?
    呵呵,你们太小看高级技工的本事了。
    沈麟语气轻松地道。
    “没事儿,再建两座水塔,咱们直接动用水力重锤。”
    不,我为什么不能弄出原始的粉粹机呢?
    直接用水力带动好了。
    作坊里,已经开始用熟铁浇筑齿轮了。
    机械作业,才是大工业的王道啊!
    逼迫我搞劳动密集型?
    我偏不!
    当然,采石场那边不得不多招些人。
    反正不进沈家后院,也影响不到什么。
    邙山村下来的青壮,就有懂木工的。
    所以,沈麟也不用去麻烦沈忠贵。
    老人家现在,正忙着给各村打造水车呢。
    “来来来,你们看看这个图纸。”
    “水塔通过管道,提供两丈高度的水力。”
    “然后,冲击这六片铁皮扇叶!”
    沈麟召集二叔等人道。
    “最后是关键。”
    “通过大小齿轮,皮带……带动三台,这个铁制的粉粹机。”
    “我估计,两座水塔,六台粉粹机,一天打磨碎石或者水泥块。”
    “应该足够了。”
    众人恍然,这还不是水车原理么?
    只不过从木头换成了大块的熟铁配件。
    当然,主结构还是木制的。
    行不行?
    大伙儿不懂。
    但大家相信沈麟的技术。
    他已经创造了太多令人膛目结舌的奇迹了。
    半个月后,沈麟的新发明投入使用。
    六座新水泥窑也建成投产。
    后院还是这些信得过的雇工。
    可生产效率却足足提升了十倍不止。
    主家一下子收到了二十万斤水泥。
    过了五天,又送去三十万斤。
    这下,沈忠儒有点麻爪了。
    看来,这小子一个月完成订单,没问题呀。
    他当然知道沈麟扩建了水泥窑,那大烟囱整天冒着烟。
    太醒目了。
    可自己安排的人,却一天到晚呆在采石场和炭窑里干苦工。
    进不了沈家后院。
    你就算弄明白了所有原料,也不知道怎么烧制水泥不是?
    “不行,得来点狠的!”
    沈忠儒原本打算派一批强悍的家丁,趁着夜晚潜进去。
    最后被老二给劝住了。
    “你不是说,他招募的那帮护卫,都是山里的猎户么?”
    “这些人箭法精准,可不好惹。”
    “万一抓住几个俘虏,往县衙一送。”
    “咱们本家,还要不要脸了?”
    一计不成,那就换一个。
    这天中午,负责运输的沈忠和,满头大汗的跑来禀报。
    “麟哥儿,出大事了!”
    “采石场……采石场那边闹罢工了!”
    沈麟心道,果然来了。
    还以为你们,有什么更好的招数呢。
    现在农闲季节,村民可没啥赚钱的门路。
    采石场开到一天三十文的工钱,再累能比得过种田挖地?
    一个月九百文,是净收入。
    你种田能拿到这么多?
    “走,一起去看看!”
    沈麟骑上枣红马,梁自忠叫了三十个护卫。
    大家骑马的骑马,坐车的坐车,呼啦啦就往村北的矿山冲去。
    “等等我!”
    红娘子不知从哪里钻出来,吱遛一下窜上了牛车。
    这里分成好几个采石场。
    大块的石灰石、石膏凿出来之后,会在山谷里大致粉粹。
    然后装车运回沈家工坊,再进一步磨成石粉。
    所以,碎石场今天聚集的人最多。
    一百多汉子围着中间的沈大柱吵吵嚷嚷。
    大柱是这边的管事。
    他气得不行,却依然按捺着火气调解。
    “你们一个个的,有点良心不?”
    “农闲时间没事干,麟哥儿个你们赚钱的机会,都不珍惜了?”
    “干一个月,就可以赚回一担麦子。”
    “这种好事儿,你们上哪里去找?”
    “过了这村,就没这店啦!”
    “难道,你家的婆娘娃娃,到了冬天,还继续去挖野菜么?”
    沈大柱面前,站着三个粗壮汉子。
    沈麟一瞧,顿时乐了。
    泸水河村并非姓沈的一家独大。
    还有周、李、王三个小家族,合起来,也足以和沈家抗衡。
    这三个家伙,就是周、李、王三家的族长。
    一样是土里刨食的,今儿胆子挺大啊。
    “干啥?都干啥呢?”
    沈麟在一帮护卫簇拥下,分开众人走了进去。
    “不好好干活,你们自己带着族人回去好了。”
    沈麟才不惯这臭毛病。
    学什么不好,学后世那些吃饱了撑着的人闹罢工?
    你们有这个穷横的本钱么?
    “昂山村、桑田村有的是人想干!”
    “本里长不缺劳力!”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