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一品寒士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九章 新的发财之道
存入书签 我的书架 返回目录
亲爱的书友,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,可能导致更新不及时,访问最新更新请点击


    摸出六文钱,往桌子上一丢,两人牵着马过街。
    殷勤的店小二迎了出来,接过缰绳道。
    “客官,要买织布机吗?欢迎进店挑选!”
    夫妻二人走进店里。
    沈麟笑了,别看面前摆着造型各异的十几台织布机,可都是单锭的!全木结构也就罢了,实在太原始了。
    “这个多少钱?”
    柳楚儿很是欢喜,挑了一台小型号,不占地方的。
    那掌柜乐呵呵地赞道:“姑娘好眼力!”
    “这是我们店里最畅销的一款,最适合家庭使用!”
    “作价一两银子!”
    柳楚儿轻掩小嘴,惊呼道:“太贵了吧?”
    掌柜地见多识广,柳楚儿这样的顾客也不少。
    “姑娘,这台织布机的关键构件,由精铁打造的,我们的利润,已经很微薄了!”
    “您是利索人。买了这台机子回去,两个月就能回本了!”
    沈麟仔细瞅了瞅,心里也有底了。
    “买了!”
    “掌柜地,我看你这些织布机,都是在你家后院打造的?”
    “别的不要,再给我配一套木工的家伙事儿!”
    “成本价提供哦!”
    掌柜的笑得合不拢嘴,连忙道。
    “应该的,应该的!”
    “一套木工工具,作价五百文,老朽没多要一文吧?”
    “客官,你家住哪里?我们可以送货上门的!”
    “只收五十文的运费!”
    沈麟四下看了看,指着几个大棉花包子笑道。
    “成,再给我来一百斤棉花,价格嘛,你懂的!”
    “好好好!”掌柜更开心了。
    这样干脆爽快的顾客,可是少见。
    柳楚儿拉拉沈麟的衣袖,悄声道。
    “相公,听说主家那边,一半儿的田亩都种了棉花!”
    “咱们路过沈家集的时候,再买不好吗?”
    “没准儿会便宜很多呢!”
    沈麟摇摇头,小丫头哪里明白他的心思。
    刚才一路过来。
    两人已经买了三尺白布,半匹花布,半匹青布了。
    虽说一开始,是打算给自己小两口做几身衣服的,至少布价已经弄明白了!
    他现在需要知道,县城棉花的价格。
    哪怕是零售价,他也能推测出大批量进货的价钱。
    掌柜给了棉花的进货价,甚至拿账本给沈麟看了。
    表示他不赚这个钱。
    一斤棉花十文钱,比麦子的价格低一些。
    按理说,棉花的产量比小麦还低,价格也赶不上。
    为啥沈家本族还要种那么多棉花?
    北方其他地方也种了不少?
    因为这玩意对土地要求不高。
    山地、坡地,新开垦的旱地都能种。
    这个时代,粮食关系到国计民生。
    也关系到大家的肚皮。
    好地,水浇地当然要种粮食了!
    可北方的灌溉条件太差,棉花就是一个赚钱的好选择。
    其实,家庭织布是赚不了多少钱的!
    一匹布要三十多斤棉花,光材料成本就三百五十文左右。
    一个熟练地家庭妇女,每个月能织三五匹布就顶天了。
    而一匹上好的白棉布,出货价顶多500文。
    当然,花式多,染色好的布匹,另当别论。
    不过,南方松江那些织布工坊的熟练女工,效率要高好几倍。
    不让雇工白天黑夜的干,工坊凭什么赚钱?
    如果用这种单锭织布机开工坊,沈麟自然没兴趣。
    他想到了后世的珍妮纺纱机。
    那玩意最初级的都是八锭。
    沈麟是谁,高级技工啊!
    他有信心改出八十锭,甚至超过一百锭的夸张效果来!
    一百比一的悬殊效率。
    哪怕一匹布,只有三五十文的利润呢?
    光他和柳楚儿一人照看一台新式织布机,一个月都能净赚几十两银子!
    这玩意可以扩大生产的。
    织机当然是越多越好。
    几十台,几百台产生的效果,绝对吓死人。
    棉收季节也快到了。
    大批量收购,价格还可以往下压!
    两人乘坐着送货的牛车,那匹瘦马被拴在车后走。
    这家伙对新主人弃马乘车,好像挺不满意。
    一路上马眼怒目,不停地喷着响鼻。
    “看来,还得买辆马车啊,这牛车也太慢了!”
    沈麟叹道。
    可惜这时代还没有轴承,马车都是两轮的。
    前头的送货车夫回头笑道。
    “公子,此言差矣!”
    “牛车虽然慢,可载重千斤都不是问题!连牛带车也不过二十辆银子。”
    “拉货载人的马车,再简陋,还不得三十两往上!”
    “您一次啊,能拉六百斤就顶天了!”
    沈麟微微一笑:“老丈,你忘了一句老话。”
    “时间就是金钱!”
    驾车的老头顿时懵逼了。
    这话,谁他娘说的?
    老汉我想抽他一鞭子。
    咱恨不得牛车跑慢点。
    最好去你家打个来回,这一天就混过去了。
    老汉这五十文工钱,也能揣进腰包里。
    落袋为安!
    柳楚儿暗暗的,有些发愁。
    自家的相公确实变了些。
    会赚钱了,也会心疼人了。
    可刚刚在赚了百十两银子,过上好日子没几天。
    买了一匹驽马不说。
    还要买马车?
    咱家是那般的奢侈大户么?
    咱泸水河村的里长、村长,出门也不过骑着匹驴子吧……
    沈麟捏捏她的小手,可不知道她在胡思乱想什么。
    到了家,织布机被抬进偏房。
    柳楚儿当即就开始上手,纺纱织布。
    总得试一试,机器好不好使。
    左邻右舍被沈麟家的大动静给惊动了。
    叔叔、婶子,一帮大小娃娃都跑来看稀奇。
    村里倒是有在家里织布的。
    不过所用的机器,都是沈忠贵这个老木匠打造。
    同样是单锭织布机。
    无论款式、精度和效率。都远远比不上城里买的高档货。
    三婶在一旁酸溜溜地道:“哎呀呀,沈麟你个书生,如今发大财了!”
    “啧啧,大院儿住着,粮米不缺。”
    “还给楚儿买了织布机,宠上天了呀!”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