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太子英明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460章 只有一个导向
存入书签 我的书架 返回目录
亲爱的书友,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,可能导致更新不及时,访问最新更新请点击


    萧逸端着茶碗,用碗盖轻轻刮着茶水面,又吹了吹,轻啜一口,然后再将茶碗放回茶几上。
    然后,萧逸笑着问道:“沈姑娘,近来生意如何?”
    沈落雪立即欠身回答道:“回燕王殿下,在大燕帝国仁政的推广之下,民女家的生意,已经是蒸蒸日上。”
    萧逸笑着点了点头:“这是好事啊。”
    “第一,证明我燕国百姓的购买力在增加,证明百姓家有余钱。”
    “第二,你们沈家也能赚个满盆钵。”
    “第三,你们沈家赚得越多,上交的税也就越多,我燕国的财政也就更好啊。”
    关于税收,萧逸的改革方案也不错。
    以前,大蛮国、大成国、大燕国、大齐国、大晋国、大辽国、大夏国等国家的税收是不一样的,各国的标准是自己制定的。
    皇帝英明点的,或者财政不错的,税收就少,老百姓的负担就小一些。
    皇帝昏庸的,或者国家财政赤字的,税收就不好,老百姓的负担就小一些。
    可是,不管皇帝如何,不管财政如何,但凡是国家大权掌控在世家门阀手中,老百姓的税收都不算少。
    轻则,只够解决温饱问题的,最多剩个余钱能够看病抓药什么的。
    而重的,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,就像曾经的刘张氏,更别说看病抓药了。
    萧逸将东洲各国先后吞并之后,推行仁政,其中最重要的一点,就是统一税收的标准。
    萧逸不但将税收的标准降低,使得老百姓完全可以承受,更是发出声明,但凡是别的名目的税收,全都是假的,老百姓可以不用理会,更是可以向上级官府告状。
    这么一来,老百姓的压力小了,不但有余钱可以看病抓药,更是形成了一定的购买力。
    在这种时代下,银行是不存在的,家有余钱的,或者藏在家里的某个地方,或者就拿出去消费了。
    所以,在没有银行的时代下,在有一定生计的情况下,很多人家都会选择消费。
    翻盖一下房子啊,买鸡鸭鹅猪啊,改善生活质量啊等等。
    有了消费,经济自然也就不会萎缩。
    同样,商户的税收,也不高。
    这就极大地刺激了很多人开始从商,导致燕国的商业快速繁荣起来。
    很多商人,因为低税收而赚了不少钱,发家致富了。
    但是呢,萧逸也公布了一项很严厉的措施。
    若是有商人敢偷税漏税,一旦被查出,将会处以百倍的罚款,而且取消其继续经商的资格。
    这条规则,就是罚得你倾家荡产,而且连继续从商的路都格尼堵死了。
    一开始,有人不相信。
    但没多久,就有一个商户被人举报,查了出来。
    举报人呢,如果举报属实,就会得到一定的奖励,反之会受到惩罚。
    这个商户果然被处以百倍的罚款,又被取消了继续经商的资格。
    此事,被刊登在了《燕报》之上,通传全国。
    《燕报》,是从《太子周刊》演变而来的。
    自从萧逸被萧天行废掉了太子之位,《太子周刊》自然也就宣告停止,取而代之的,就是《燕报》。
    因为东洲基本上一统了,萧逸的活字印刷术自然就没必要再藏着掖着,已经全面公开了,使得燕国的文化传播,起到了绝对举足轻重的作用。
    于是,在印刷的过程方面,萧逸也进行了改进。
    每一期的《燕报》定稿之后,萧逸就会派人送到燕国的十几个印刷点,进行排版印刷,然后再既定的范围内进行销售。
    这么一来,就好过在同一个地方印刷,然后再送到燕国各地。
    以前在大夏国的时候,因为要保密活字印刷术,再加上大夏国的疆土还不算太大。
    可燕国的疆土,是大夏国的好几倍,若是这样运送和销售法,就太复杂了。
    《燕报》自然是燕国的官方报纸,在以前《太子周刊》的基础上,又增加了一些内容。
    其中一块内容,就是关于偷税漏税的。
    这一部分内容,并非是每一期都有,而是一个版块,一旦查到什么商人偷税漏税,就会在《燕报》上进行刊登。
    萧逸是后世穿越的,当然懂得。
    如果有10%的利润,资本就保证到处被使用。
    有20%的利润,资本就活跃起来。
    有50%的利润,资本就铤而走险。
    为了100%的利润,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。
    有300%的利润,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,甚至冒绞首的危险。
    大燕帝国的地盘那么大,商人那么多,为了钱财铤而走险的人,绝对不会少了。
    所以,萧逸坚信,反腐的力度必须一直大,必须要长期存在,不然就没有半点威慑力了。
    不过呢,沈家作为大燕帝国的巨无霸商家之一,在这方面还是很到位的。
    该交的税,沈家一分没少过。
    但是,萧逸并没有嘉奖沈家,更不会在《燕报》上表彰沈家。
    根据萧逸在后世的一些见闻,有很多人,被嘉奖和表彰之后,没多久就褪色了。
    甚至于,还有一些嘉奖和表彰,根本就是假的,是伪造的,是官商勾结。
    在萧逸看来,沈家,以及大燕帝国无数按时按数交税的商家,是他们应该做的事。
    做不好,或者做不到,就是他们有罪。
    因为大燕帝国的朝廷给商家开辟了良好的经商环境,给了他们赚钱的机会,难道他们交税不是应该的吗?
    再因为他们应该做的事情,而对他们进行嘉奖和表彰,这种导向就是错的。
    在这种事情上,只有一个导向。
    没有对,你做好是应该的。
    只有错,你做不到,或者做不好,就该被重罚,这是对良心和良知的处罚。
    萧逸或许有左的思想,他相信人性是难以自控的,只有靠制度,而且是严厉的制度,才能对人性的贪婪形成一定的约束性。
    靠自觉?
    那是坑傻子的,那是愚民之法。
    沈落雪大大方方说道:“沈家能挣钱,全赖燕王殿下英明,沈家上下对燕王殿下感激不尽。”
    萧逸淡淡一笑:“感激就不用了,毕竟你们也为大燕帝国贡献着税收呢。”
    “今日,孤王喊你来,乃是有一件事情与你商议一下。”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